这周,文博行业发生哪些大事?
2023年2月6-12日
■ 国家政策出台,博物馆数字化跨步发展
■ 国家文物局:党的十八大以来联合惩治文物犯罪案件1.1万件
■ 国家文物局举办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
■ 陕西召开2023年全省文物局长会议
■ 甘肃省文物局印发2023年全省文物工作要点
■ 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金融支持计划
■ 121处单位入选浙江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发布
■ 上海博物馆与四川4家文博机构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 湖北:基本形成丰富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 展览太火爆,上博开夜场
■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今年开放
■ 北京朝阳八里庄纺织博物馆建设启动
■ 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开启试运营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破土兴建
■ 荆门市博物馆新馆即将正试开馆
■ 新疆非遗馆4月开建
■ 西南联大博物馆展馆改造提升
【考古】
■ 辽宁在牛河梁遗址附近发现大型红山先民聚落址
■ 湖北穆林头遗址发现高等级玉器
■ 湖南桑植官田遗址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 全国首次发现!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成果披露
■ 殷墟王陵遗址,又有新发现!
■ 考古新发现:古埃及木乃伊防腐材料要“海淘”
■ 全国首个校园考古工作站在穗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会上介绍依法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相关情况。关强透露,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和文物行政部门加强协作,惩治文物犯罪案件1.1万件,追缴涉案文物17万件,一大批案件和违法犯罪分子得到司法审判。 关强透露,截至目前,我国拥有56处世界遗产,世界排名第二;各类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制定修订实施《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各地出台实施200多部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中央有关部门通力协作,联合出台政策文件、联合部署专项行动、联合开展专题活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部署,文物安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等部际协调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文物安全严防严打严管严治机制日趋完善。 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密切政银联动,在北京市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博物馆建设、文博文创、渠道拓展、平台打造、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为文博产业提供更加精准、及时的金融服务。 与会领导共同发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金融支持计划”。根据计划,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指导下,北京银行全面围绕“新场景新业态”“中轴创意”“数字文创”等方向,重点打造“3+1+4”综合服务模式,涵盖“推出三款大赛专项金融特色产品”“打造一系列中轴线主题银行场景”“制定四项大赛专享金融服务举措”等内容,这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金融服务结合,助力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传播的有力举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经浙江省政府同意,日前,浙江省文物局于2022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推荐工作。 经各地推荐,专家实地考察、审议,并征求省级有关单位意见,我局拟推荐大榭遗址等121处不可移动文物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具体名单查看链接http://wwj.zj.gov.cn/art/2023/2/8/art_1639072_59055846.html 上海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4家文博机构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开启了上海与四川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全面合作。此次签约开启了上海与四川深化文物保护利用合作的新篇章,也是双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具体举措。据悉,未来上海博物馆将与四川四家文博机构在古蜀文化遗产研究、科技考古、文物修复、展示利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强强联手,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不断提升跨平台交流协作的能力,为巴蜀文明保护研究注入新的科技力量、打开新的局面,共同助力我国文博事业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根据部署,该省将支持长江国家博物馆、湖北革命军事博物馆、三峡工程博物馆、三峡移民博物馆、南水北调博物馆、湖北体育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建设。同时,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一批考古遗址博物馆。 本次部署强调,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实施馆藏珍贵濒危文物、材质脆弱文物、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计划,注重将科学研究贯穿保护修复全过程。 此外,湖北将继续发挥博物馆“国家文化客厅”作用,系统梳理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实施“荆楚精品陈列展示工程”;参与中华文明展示工程,依托“荆楚文化走世界”“荆楚文化丝路行”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引发观展热潮,预约一直满额。上海博物馆为回应观众热情和关切,满足观展需求,自2月11日起,上海博物馆每周三、周六加开夜场。 本次加开夜场的时间为2023年2月11日至5月7日的每周三、周六,开放时间为18:00-21:00(20:00停止入场),每场开放名额3000人。其中,“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1500人(其中含“社会大美育课堂”学生团队200人),常设陈列(夜场开放青铜馆与陶瓷馆)1500人。 夜场开放的展厅包括一楼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和四楼的“NG Treasures 再现·大师|沉浸式光影体验”,以及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陶瓷馆和展出至本月底的“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展陈交流座谈会近日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来自省市体育文化及文博领域的专家及市民代表对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筹建成效表示肯定,并对下一步展陈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建议。当前,有关部门正抓紧吸收落实专家和市民意见,进一步完善展陈内容,丰富展陈藏品,优化展陈环境,并按有关程序进行评估和审定。预计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将在大运会开幕前后向公众开放。 近日,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启动“一起来建博物馆”活动,与北京京棉集团代表签署了博物馆共建协议,这也标志着八里庄纺织博物馆建设正式启动,预计年内完成建设。 2月5日,恰逢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北京祥体育博物馆进入内部试运营阶段。 2022年8月5日,北京市文物局从北京市561家类博物馆中遴选出十三家首批可以对外开放的“类博物馆”培育试点单位,北京祥体育博物馆正是首批十三家场馆中的三家“博物馆”之一。2022年下半年,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开工建设。 据介绍,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集合中国古代体育、中国近代体育、新中国体育、各省市体育、各单项体育运动及世界体育,以及奥林匹克的文物、艺术品收藏、展览、研究和相关体验娱乐活动于一体,是一座综合性体育博物馆。开设有古代体育文物展区、中国近代体育展区、各省市自治区展区、各体育运动项目展区、新中国体育展区、中外冰雪体育展区、世界体育展区、奥林匹克展区、体育体验娱乐区、体育文献馆、体育艺术馆、体育雕塑公园、体育画廊、北京体育历史展区及临展区等十五个展区。收藏有中国古代和近代体育文物,中国现代体育及世界体育、奥林匹克藏品两万余件,展出古今中外体育奥运文物、藏品两千余件。 据悉,该馆位于北京通州宋庄艺术区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一层,试运营期间博物馆不对外开放,待正式开馆后再对社会大众开放。(新华网) 开工建设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刘辉 摄) 现场破土施工(央广网发 刘辉 摄) 建成后效果图(央广网发 瑞金市委宣传部 供图) 从2023年1月18日开始,市博物馆经过精心准备新馆开始试运营,为期20天,于2月6日结束。 此次试运营,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推出了看展览等春节系列活动,新馆六个陈列厅全部对外开放,3000余件文物精彩亮相,让游客感受浓浓的年味。据了解,市博物馆试运营期间吸引游客近4万人次。2月6日试运营结束后,将针对发现的问题和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进行闭馆整理,之后以最优面貌正式开馆。 新疆非遗馆4月开建 2月6日,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签署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新疆非遗馆的展陈理念、展览内容、展陈形式等开展合作。 新疆非遗馆建筑规模约1.3万平方米,计划于今年4月动工,11月落成。建设过程中,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将在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展陈设计、布展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 近日,西南联大博物馆发布公告称,因场馆需闭馆进行封闭施工改造提升,2月12日起,西南联大博物馆展馆将闭馆,展馆恢复开放时间另行公告。 闭馆期间,访客可通过西南联大博物馆官方公众号观看网上展厅、聆听语音讲解。西南联大旧址内的外景部分正常开放,需凭预约进校参观。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点30分至16点30分,访客须通过“西南联大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并凭预约信息进校。 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在距离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6.5公里的上朝阳沟村,发现了一处大型红山先民的聚落遗址,为“红山古国”原生型文明起源增加了新的证据。 2022年6月,为配合赤峰至绥中高速公路(G4515)凌源至绥中段建设,考古人员对此前调查发现的上朝阳沟遗址进行考古勘探。上朝阳沟遗址地处牤牛河支流东岸,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目前牛河梁遗址周边地区调查发现的面积最大遗址,考古人员2022年实际勘探面积大约10万平方米。通过考古勘探,发现了27座房址。根据勘探情况分析,这些房址平面近似“凸”字形,为直壁、平底的半地穴式房屋,建有长门道。 本次发掘明确了官田遗址是以生铁为原料,集熔铁、铸造、退火、锻造、精炼等工艺技术为一体,并兼营铸铜的多金属生产作坊,为目前南方地区已知规模最大的汉晋时期铸铁遗址。新发现的各类加工炉形态独特、功能较为明确,具有显著地方特色,填补了古代铁器生产、加工等研究的多项空白,是南方地区汉晋时期手工业考古的重大发现,对于研究这一时期南方地区铁工场的功能布局、炉型特点及生产加工流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2月8日,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团队正式披露研究成果称,该遗址出土的水简为全国首次发现的明代皇帝敕命大臣开展的“投龙”仪式的礼器系明代在武当山举行国家祭祀大典的重要见证。 五龙宫是武当山最早敕建的道教宫观,唐太宗时敕建“五龙祠”,宋真宗时敕升为“五龙灵应观”,元世祖时赐额“五龙灵应宫”,元仁宗时赐额“大五龙灵应万寿宫”,一度成为武当道教的中心。现存的“兴圣五龙宫”是明成祖朱棣为兴建“家庙”而大兴武当时所奠定,1994年,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康予虎介绍,水简发现于一水井中,为石质,长0.5米,宽19.5厘米,厚4.3厘米。正面为云篆:“九河倾讫,鸟母群飞,蛟龙通道,水陌洞开,赤文玉书,驿龙风驰。”背面为告文,记录了明永乐皇帝敕命道教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在武当山举行“金籙报恩延禧普度罗天大醮”,该活动是国内目前发现主持仪式人员身份等级最高的道教斋醮活动。 康予虎称,道教的投龙简仪是在大型斋醮科仪的最后阶段将告神文简和金龙、玉璧等礼器同时投放的宗教仪式,被认为是告文送达神灵的关键环节。结合水简碑文和文献记载可知,此次明成祖朱棣在武当山举行道教规格最高的罗天大醮活动目的多重,既有祭献父母在天之灵的家事,又有祈福国泰民安的国事,是一次由道教天师和朝中大臣共同开展的国家祭典行为。 参与五龙宫遗址多学科研究的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白彬称,唐代以后,祭天、地、水的“投龙”仪式成为国家祭祀大典的一部分。目前所见的实物有,唐开元“投龙”铜简、武则天金简等,祈请目的多为皇帝个人祛病延年、以求长生。此次发现的武当山水简,是目前所见唯一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投龙”简实物(其他“投龙”简多为采集品),是武当山作为明朝“皇室家庙”和举行国家祭祀典礼的重要实物,进一步丰富了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湖北日报)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线下汇报会,在两天汇报的37项考古报告中,关于殷墟的新发现引起关注。 自2021年起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开展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两年的时间确认了围绕王陵区东、西二区的二条围沟,为陵园的隍壕。同时在王陵区东南方向半扇形空白区域,发现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西周遗址,这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 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专家牛世山介绍,两条围沟围绕在王陵区外围未见围沟与殷商墓葬。祭祀坑存在叠压或打破关系,只有晚期墓葬打破围沟和祭祀坑的现象,证明围沟早于西周早期。 2022年,考古队分别在商王陵公园墙西南角外、商王陵公园内和商王陵公园内东墙外选4个地点发掘发掘所见遗存包括商代晚期西周、东汉、宋元等时期。其中,发现西周时期的房址3座墓葬2座、灰坑109个。 殷墟考古将近百年是中国所有古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 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园与祭祀场所,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王室墓葬的代表。 从1933年起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举世闻名的后母戊鼎就发现于这里这些发现为商代晚期文化传统研究提供了证据。 近年来,随着殷墟考古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3300多年前商代文明的神秘面纱正被层层揭开,当时的国家、城市、聚落正逐渐鲜活起来。 “根据最新发现,综合多重因素可知,两个围沟与商王陵有明确关联关系。两个围沟属于围绕商王陵的隍壕。这些发现改变了商王陵陵园的格局,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商文化、商史的研究。同时,也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牛世山说(工人日报) 埃及和德国考古人员对在埃及出土的一座制作木乃伊的作坊开展研究后发现,古埃及人对尸体做防腐处理使用的不少材料并非产自本地,而是从地中海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进口。 考古人员对作坊中31个陶制容器的有机残留物开展研究,相关报告刊登在2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这些容器上刻有说明所装物质及其用途的文字,例如,有的容器上写着“清洗用”,有的写着“用于头部”。 路透社援引报告作者之一、德国考古学家菲利普·施托克哈默的话说,他们的研究显示,容器中“大部分”物质“来自埃及以外”,其中不少物质如雪松树脂、刺柏树脂、橄榄油等来自地中海地区东部;达玛树胶只产自东南亚热带地区;有的物质可能来自非洲热带地区。 施托克哈默说,研究显示,“埃及木乃伊的制作以某种方式推动早期全球化和全球贸易”。 这座木乃伊作坊约有2500年历史,由研究报告作者之一、埃及考古学家拉马丹·侯赛因2016年在埃及塞加拉地区发现。该地区位于首都开罗附近,是古埃及文明核心遗址,有多名法老的金字塔和许多贵族的墓地。作坊部分位于地上,进行尸体防腐处理的房间和墓室则位于地下,由一座12米深的竖井连通地面。 施托克哈默说,考古学家已经揭示了不少木乃伊防腐之谜,不过,以往主要是通过检测单具木乃伊和研究文字记录来了解古埃及人处理尸体所用材料,本次研究则从新途径帮助揭开谜底。他举例说,“antiu”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古埃及文字记录中,一直被笼统地译为“没药”或“乳香树脂”。本次研究发现的多个容器上标有“antiu”,经检测发现容器里是动物油脂、雪松树脂和刺柏树脂等物质的混合物。 研究人员发现,古埃及人利用物质的生物化学特性使其发挥防腐作用,例如,利用达玛树胶、柏油、蜂蜡的抑菌性,用它们来保护人体组织和消除异味;利用柏油、树脂、蜂蜡等物质的防水和粘稠特性,将其用于处理包裹木乃伊的麻布,封闭尸体毛孔,防止湿气进入。 报告另外一名作者苏珊·贝克说,随着考古技术的日新月异,今后还会揭开更多关于木乃伊防腐的谜底。除了上述木乃伊作坊中的物品,通过以新技术重新研究收藏在一些博物馆中的古物也可能带来新发现。(新华社 欧飒) 全国首个校园考古工作站在穗成立 2月6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埔工作站、黄埔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在广州实验中学揭牌成立。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埔工作站、黄埔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是全国首个校园考古工作站,该工作站与广州实验中学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将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展示传播黄埔丰富的考古成果,打造大湾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黄埔样板”。国家新政:博物馆数字化将跨步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纲要》指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方面。要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
国家文物局:党的十八大以来联合惩治文物犯罪案件1.1万件
国家文物局举办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
根据工作安排,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原计划于2022年11月举办,因疫情原因延期至2023年3月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具体事项点击兰字了解:国家文物局举办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
陕西召开2023年全省文物局长会议
121处单位入选浙江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发布
上海博物馆与四川4家文博机构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湖北:基本形成丰富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近日,湖北省多部门已联合发文,从14个方面部署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湖北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发展科技、艺术、自然、民族、民俗、工业遗产等专题博物馆,构建起荆楚博物馆特色体系。目前,全省基本形成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展览太火爆,上博开夜场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今年开放
北京朝阳八里庄纺织博物馆建设启动
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开启试运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破土兴建
荆门市博物馆新馆即将正试开馆
西南联大博物馆展馆改造提升
辽宁在牛河梁遗址附近发现大型红山先民聚落址
全国首次发现!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成果披露
殷墟王陵遗址,又有新发现!
考古新发现:古埃及木乃伊防腐材料要“海淘”